在现代医学研究的广阔天地里,包皮间充质干细胞正以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它不仅为再生医学和免疫治疗等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医学研究开辟了全新的道路。
“包皮组织在以往常被视为一种生物废弃物,尤其是在包皮环切术后,它往往被直接丢弃。然而,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发现包皮并非无用之物,它内部蕴藏着极具价值的医学资源——包皮间充质干细胞。”深圳市儿童医院儿研所常务副所长、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儿童精准诊疗分会主任委员马廉教授介绍道。
包皮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分化为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例如,在特定的诱导条件下,它们能够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软骨细胞等。这使得包皮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够利用这些细胞修复受损的骨骼、软骨、脂肪等细胞或者组织,那将为患者带来福音。
“在免疫调控方面,包皮间充质干细胞展现出更为强大的能力。”马廉教授继续说道,“它们能够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囊泡,调节免疫系统的反应。例如,包皮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抑制活化的T细胞的增殖,降低促炎因子的分泌,同时增加抑炎因子的分泌。这使得它们在治疗免疫相关疾病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如类固醇难治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症等。”
那么,包皮间充质干细胞为何能拥有如此强大的免疫调控能力?这得益于间充质干细胞强大的可塑性。间充质干细胞的可塑性,是指间充质干细胞在不同的免疫环境下可以被诱导分化为促炎型间充质干细胞或抗炎型间充质干细胞。而包皮组织长期藏污纳垢,易受到外界细菌和病毒的攻击。因此,来源于包皮组织的间充质干细胞,相比来源于其他组织的间充质干细胞,更容易分化出抗炎型的间充质干细胞。
其次,包皮间充质干细胞还具有低免疫原性的特点。它们表面不表达或低表达一些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子,这些分子是引发免疫排斥反应的关键因素。即使在异体移植的情况下,包皮间充质干细胞也不易被受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从而降低了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风险。这一特性使得包皮间充质干细胞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可以在不同个体之间进行移植,为更多患者提供治疗机会。此外,包皮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发挥全身保护作用,为治疗年龄相关疾病提供了有前景的途径,也为未来延缓衰老和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应用铺平了道路。
马廉教授表示,包皮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和应用前景非常广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希望包皮间充质干细胞在更多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选择。
参考文献及专利号:
1.论文:Cai S, Fan C, Xie L, Zhong H, Li A, Lv S, Liao M, Yang X, Su X, Wang Y, Wang H, Wang M, Huang P, Liu Y, Wang Y, Liu Y, Wang T, Zhong Y, Ma L.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reveals the potential mechanism of heterogeneity of immunomodulatory properties of foreskin and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Cell Biosci. 2022 Jul 22;12(1):115. doi: 10.1186/s13578-022-00848-wIF: 6.1 Q1 . PMID: 35869528; PMCID: PMC9306236.
2.专利:一种从儿童包皮获取具备多项分化潜能和免疫调节功能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专利号,ZL 2020 1 0485741.9(国内发明)